316 | 5 | 197 |
下载次数 | 被引频次 | 阅读次数 |
《战国策》浓厚的文学意味在先秦散文著作中极具代表性,对于后世多种文体都有很大影响。一些篇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小说因素;其内容和写作手法也启发和影响了后世许多种类的小说,诸如讽刺手法对谴责小说的影响,侠肝义胆对侠义小说的影响,虚构夸饰对传奇小说的影响,以人系事对史类小说的影响,铺张扬厉对赋体小说的影响,引类譬喻对寓言小说的影响等。
Abstract:[1]阮元.衢本郡斋读书志[M].南京:江苏古籍出版社,1987.
[2]刘向.战国策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5.
[3]刘勰.文心雕龙.史传[M].上海:新文化书社,1933.
[4]韦勒克,沃伦.文学理论[M].刘象愚,等译.北京:三联书店,1984.
[5]阮元.衢本郡斋读书志[M].南京:江苏古籍出版社,1987.
[6]杨宽.马王堆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的史料价值[A].战国纵横家书[C].北京:文物出版,1976.
[7]唐兰.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珍贵资料——长沙马王堆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[》A].战国纵横家书[C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76.
[8]缪文远.战国策考辨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84.
[9]钱钟书.管锥编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79.
[10]吴楚材.古文观止:卷四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78.
[11]袁行霈.中国文学史:第1卷[M]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1999.
[12]熊宪光.《战国策》研究和选译[M].重庆:重庆出版社,1988.
基本信息:
DOI:
中图分类号:I207.41
引用信息:
[1]吴洪生.略论《战国策》对后世几种小说的启发与影响[J].乐山师范学院学报,2006(09):36-39.
基金信息: